业态植入与运营思维成园林行业转型热点
4月19日-20日,风景园林部落联合中国花海联盟,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了风景园林与植物造景论坛。论坛意在推动风景园林行业创新发展、资源共享、合作共赢。论坛活动显现出业态植入和运营思维正成为行业关注热点。
从“游击战”到“阵地战”
当下正值风景园林行业转型时期,风景园林部落负责人之一陈小奎介绍,这一时期行业发生的变化,好比从“游击战”到“阵地战”。
陈小奎说:“过去园林行业项目模式像‘游击战’,企业做完一个项目转战另一个项目,根据一年拿下的项目数量,决定当年营业额的多少。但是当下和未来,企业所做的项目,包括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3P项目,需要具有持续性。这些项目在完工后,需要企业运营8-15年不等,项目模式从‘游击战’变为了‘阵地战’。国家提倡EPC项目,即公司受业主委托,按照合同约定,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、采购、施工、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,表明设计施工一体化,拉长了运营周期。”
在这一时期,园林行业面临挑战,同时又有发展的新机遇,关键在于是否认识到行业正在转型,并采取正确的策略。
陈小奎介绍,无论是现在的花园建设思想、城市绿化,还是景区的打造、花海建设等,在过去都是以植物造景为主,植物造景是园林行业的基础。园林行业取消资质后,行业遇到的问题是重新洗牌和转型。在这种转型中,传统园林企业的优势到底怎样成为转型的动力,或者助力转型,是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。因此,在大连举办的风景园林与植物造景论坛所围绕的内容,并非具体的植物造景实操性内容,而是关注于行业发生的深刻转变及应对策略。
陈小奎表示,资质取消使得园林行业没有了“边界”限定,市政工程行业、建筑行业等其他行业也可进入风景园林行业,行业内受到了冲击。但与此同时,很多园林企业也在尝试向行业外拓展,比如接触文旅行业。当园林企业向行业外发展,实际上也扩大了园林行业的影响力。
从工程型人才到运营型人才
业态植入是论坛关键词之一。
业态指“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,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,有选择地运用各种经营手段,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。”
风景园林部落和中国花海联盟共同提倡在植物造景项目中植入业态,关注项目中可经营的内容,使建造完成的植物景观项目可持续发展??沙中闹参锞肮巯钅渴且桓霰纫酝丛拥?ldquo;工程”,对传统园林企业来说有一定挑战性,不仅要考虑过去很少接触、缺乏经验的运营内容,对本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。
对于民营资本投入建设的公园、植物园、花海旅游项目等,科学合理的业态植入尤其重要。民营的性质使得这些企业,必须面对运营问题,要考虑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,怎样盘活资金和现有资源。
然而,国内很多园林企业在花园、花海、文旅等项目上,仍然以景观建设为主,仅围绕园林行业本专业实施项目。另外,一些企业对“快速”“短期景观效果”的追求,也使得植物景观品质堪忧,缺少工匠精神。究其原因,是许多企业、项目团队成员的思维方式并未随行业发展而改变。
改变思维方式或许是当务之急。
“园林行业人才需要更加注重运营思维,而不是过去的工程思维,进而通过运营型人才来改变整个行业。这也是风景园林部落进行引导,以及和中国花海联盟联合的想法。”陈小奎说。
一些园林企业已经转向了文旅市场。这些企业为了实现持续运营,一方面需要将本专业做好,用专业优势将景观打造得越来越好,做出精品项目;另一方面,要有运营能力、资金能够支撑项目。
在风景园林与植物造景论坛上,围绕转型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园林项目所涉及的整个流程,参会嘉宾分享的内容包含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、业态植入、运营、宣传等项目系统中的不同方面。
陈小奎告诉记者,他与中国花海联盟常务副会长田旗在交流中达成共识,通过近年来显现的行业现象可以发现,如果项目考虑不周,在整个体系的某个方面存在短板,项目完成后就会出现问题,而这些方面涉及的问题,也是以往很多企业项目失败的原因。
另外,其他行业进入园林行业时,因为一些企业对园林专业性缺少了解,可能会出现盲目施工、项目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,这种情况也需要平台进行专业性引导。
关注不同区域的行业探索
“大连英歌石植物园建设经验及运营分享交流”是风景园林与植物造景论坛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- 上一篇:北京世园会: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展示
- 下一篇:江苏扬州打造世界运河文化之都